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为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要实现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培育千亿元以上规模的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达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标。记者了解到,江苏新型储能产业链规模全国第一,已有近2000家拥有核心发明专利的企业。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等,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 《行动方案》提出,在技术创新方面,聚焦锂电池长寿命、高安全研发,突破固态电池等高端产品;推动钠电池提升能量密度、降低成本;布局氢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超长时技术,探索混合储能系统、智能电池等创新概念。 产业升级上,建立锂电池产能监测预警机制,严控低端产能;鼓励长三角等地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 “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化生态,还提出对新型储能产品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在安全与国际合作方面,要求储能产品确保“不起火、不爆炸”,2027年实现锂资源综合回收率超95%;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技术标准互认,支持企业参与海外储能电站建设。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11月底,江苏新型储能规模全国第一,全省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规模近600万千瓦。 目前新型储能产业在苏州、常州等地发展迅速,成为全省能源“发、储、送、用”产业链的重要节点。截至2024年10月,江苏已有近2000家拥有新型储能核心发明专利的企业。其中不乏专精特新企业,例如江苏林洋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南京林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入选江苏省2024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第一批名单。早在2019年6月5日,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便入选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江苏新型储能产业链规模全国第一,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占全省新型储能总装机容量的98.8%。江苏储能产业企业众多,产业链完备,涵盖从上游电池材料、电子元器件,到中游电芯、电池组、储能系统集成,再到下游示范应用及回收利用等环节。(徐兢) 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