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10月11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国家电网获悉,江苏已建成我国储能种类最全、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储能调峰体系,成为全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示范标杆。 这一突破性进展恰逢国家多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明确,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1.8亿千瓦以上,预计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何以“最强”?新型储能构建的充电宝中的 “超级巨星”如何破解电网难题? 作为经济大省和用能大省,江苏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已突破1.56亿千瓦,新能源发电并网规模超1亿千瓦。国网江苏电力调控中心调度运行处分析: 光伏发电量在白天和傍晚波动剧烈,导致电网调峰压力陡增。这种‘过山车’式的负荷特性,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严峻挑战。” 新建成的区域储能调峰体系,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 它拥有三大核心能力构筑能源“调节器”: 集中调用全省超760万千瓦新型储能; 科学调配373万千瓦抽水蓄能; 创新接入新能源汽车移动储能资源。 “超强充电宝”的强大凸显在将分散在全省的储能资源有效聚合,实现柔性控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系统创新性地将新能源汽车纳入调度:根据居住区、办公区等场景特点,引导车辆在闲暇时段参与电网调峰,实现“削峰填谷”。 实战表现同样亮眼→ 在今年迎峰度夏期间,该体系交出了一份优异成绩单:累计调用储能资源超1.4万次;总充放电量突破25亿千瓦时;最大调峰规模超1000万千瓦.......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该体系在电力保供中的关键作用。 好比智能大脑赋能精准调度,依托国网江苏电力研发的智能调度平台,系统能够实时研判电网波动,智能生成最优“充放电控制策略”,实现各类储能资源的协同调度与集群控制,确保区域能源系统高效互济。 这套全国最丰富的区域储能调峰体系的建成,为经济大省江苏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同时亦为全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样板经验。 现实中,要用好储能“充电宝”的调峰作用,实操并非想象的简单→ 为了保障大电网的安全,调度部门需要综合预测省内火电、风电、光伏等的上网电量,以及区外来电的电量和方向,以确定次日的充放电量,自动算出每个储能项目的充放电时间及充放电量、爬坡率等。此外,充放电当天还有测算机制,可以预测未来4小时内全省主网用电负荷情况,据此对当日的充放电计划进行优化。 放眼全国:去年开始,我国多地电网陆续开展新型储能集中调用,内蒙古、山东、新疆等地,均开展过超500万千瓦规模的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既充分发挥储能作为灵活性资源的功能和效益,以此带动新型储能技术产业进步,同时引导各类储能科学配置和高质量发展,为能源保供提供坚强支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敏(受访者供图) |
上一篇:安徽宣城1.5MW/3.132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开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