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营造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切实加强行业自律,储能中国网获悉,在11月18日召开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5年年会暨第七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上,中电联发起了关于抵制新型储能“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倡议。倡议旨在应对当前新型储能市场无序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呼吁电力企业、制造业企业、检测机构携手抵制“内卷式”恶性竞争,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装备,对于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储能市场低价竞标、无序竞争现象频发,严重威胁到储能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埋下了隐患。 此次倡议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一是树立共赢理念,促进协同发展;二是供给应用并重,推动全面创新;三是共守成本底线,建立信用机制;四是坚持质量至上,关注本质安全;五是规范检测行为,落实质保承诺;六是坚持数字赋能,服务安全管理。 倡议的发布,标志着电力行业对新型储能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思考和规划,有助于充分发挥新型储能的功能价值,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力量。 以下为倡议全文: 关于加强新型储能行业自律抵制“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倡议 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受综合因素影响,新型储能市场无序竞争加剧,“内卷式”恶性竞争对储能产品质量带来隐患,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人民生命和重大财产安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切实加强行业自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行业各方,共同发出以下倡议: 1 树立共赢理念,促进协同发展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加强行业上下游交流合作,共享资源、互利共赢,共同推动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经济实用的新型储能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新型储能的功能价值,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 供给应用并重,推动全面创新 制造企业加强技术攻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差异化、专业化和高质量升级,防止盲目跟风,抵制低端生产力同质化扩张;电力企业积极探索多种商业模式,提高储能电站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储能行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 3 共守成本底线,建立信用机制 倡导制造企业合理有序竞争,坚守成本底线,反对低于成本价的恶性竞争,避免不理性低价行为。推动建立行业信用评价机制,将安全事故、质量问题、履约失信等行为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实现信息共享与联合惩戒;鼓励电力企业开展框采、集采项目跟踪评估,合理提升履约比例。 4 坚持质量至上,关注本质安全 制造企业践行质量承诺,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落实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坚决抵制以牺牲质量换取低价行为;电力企业应切实关注产品质量,对存在重大安全事故或产品质量问题的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实行“一票否决”,加强到货抽检和运维定期检查,大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5 规范检测行为,落实质保承诺 电力企业重点关注产品投运后有关容量衰减率、循环寿命、转换效率等关键性能指标,强化产品运行期间关键性能指标的定期检测,对未满足标书承诺的企业依据罚则进行处罚;检验检测机构严格按照标准开展产品检测工作,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6 坚持数字赋能,服务安全管理 中电联充分利用国家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监测信息平台,协同各电力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监测、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机制,及时发布重大风险隐患预警提示以及安全运行评价等信息,推动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我们愿与各方携手共进、开拓创新,共同抵制“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行业自律,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