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服务,专业的新型储能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讲谈

新型储能安全性等级全面升级—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李先锋

2022-05-03 15:34:03 来源:中能传媒

关键词:

中能传媒:新型储能的具体定义是什么?新型储能是否以电化学储能为主导,其他储能形式为补充的全新组合?

李先锋:新型储能是除抽水蓄能外,以电力为主要输出形式的储能技术。目前,新型储能中,电化学储能比重达到90%以上。

新型储能技术种类很多,包括化学储能和物理储能技术。如液流电池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铅炭电池技术,超级电容器、液态金属电池、金属空气电池、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技术。

中能传媒:通过近十年的摸索,储能领域具备了哪些适宜行业全面升级的优良土壤?

李先锋:“十三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实现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实现了实质性进步。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创新取得长足进步,2021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过400万千瓦,“新能源+储能”、常规火电配置储能、智能微电网等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商业模式逐步拓展,国家和地方层面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对能源转型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新型储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需求提升、新能源开发消纳规模不断加大,尤其是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集中建设的背景下,新型储能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调节能力强,与新能源开发消纳的匹配性更好,优势逐渐凸显,同时我国在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加快推进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和全面升级势在必行。

中能传媒:众所周知,储能的安全性是影响整个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首要指标,对于系统安全性的考量在新型储能中是否有更严苛的要求?对于新型储能安全性的认知是否有打破常规的地方?

李先锋:是的,在国家两部委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储能方案”)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立足安全,规范管理。这个安全性不仅仅是电池本体的安全,是强调全过程安全技术,明确新型储能产业链各个环节安全责任主体,建立健全新型储能技术标准、管理、监测、评估体系,保障新型储能项目建设运行的全过程安全。这是打破常规安全性认识的地方。《储能方案》中,提高了对安全性的要求,将全过程安全技术列为“十四五”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重点方向之一。

中能传媒:全过程安全技术与原有安全技术有何不同,要实现全过程安全技术取得突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李先锋:原有的安全性技术主要在于电池本体安全性。《储能方案》中,将安全性的重要性凸显,安全性概念得到全方位拓展,强调的是全过程安全技术,包括储能电池智能传感技术,储能电池热失控阻隔技术,电池本质安全控制技术,基于大数据的故障诊断和预警技术,清洁高效灭火技术,储能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技术,可修复再生的新型电池技术,电池剩余价值评估技术。

要实现全过程安全技术取得突破,最大的挑战在于明确新型储能产业链各个环节安全责任主体,建立健全新型储能技术标准、管理、监测、评估体系,并需要落地执行和严格监督。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宣传合作 | 人才招聘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7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