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储能中国网获悉,3月18日,电建新能源集团牵头建设的中国电建新型储能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储能中心)揭牌仪式暨理事会首届一次会议及技术委员会首届一次会议在京成功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建首席科学家张宗亮,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中国电建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周建平,电建新能源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储能中心理事长李岳军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电建技术中心副主任欧阳小伟,17家中国电建内外部共建单位理事或代表,技术委员会专家出席会议。电建新能源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储能中心主任杨立主持会议。 张宗亮指出,本次会议在科技创新成为新质生产力核心驱动力的时代背景下召开,对加快推动中国电建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要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践行产学研用,加快与一流院校、行业头部企业联合共建研究机构和实验基地,快速集聚资源、放大创新效能,将储能中心打造成中国电建储能技术创新平台、储能成果转化平台、“投建营”一体化平台和创新资源聚集平台。 冯夏庭指出,东北大学在地下工程稳定性分析、设计计算方法以及工程试验技术等方面有深厚的研究基础,与中国电建多家子企业具备良好合作基础,储能中心将成为一座桥梁,加强各方在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储气库方面的深度合作。他强调,面对新型储能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储能中心应把握好新型储能面临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业内强大资源优势,真正打造可持续的新型储能产业生态,实现新型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周建平在致辞中强调,储能中心是中国电建在新型储能领域的重要战略平台,将为中国电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保持创新活力,聚焦重点方向,各共建单位共同打造新型储能技术高地;二是电建新能源集团作为专业化投资平台,要充分利用投资聚焦优势和成果转化优势,借助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加快新型储能关键核心技术的落地和推广;三是采取更灵活、更多元、更有效的体制机制,在组织体系和运作方式等方面带动内外部创新资源,形成合力。 李岳军在致辞中表示,储能中心是电建新能源集团牵头建成的高端研发平台,将从制度、组织、经费等全方位保障储能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电建新能源集团将在中国电建相关部门指导下,加快把储能中心建成新型储能技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助力中国电建新型储能业务高质量发展。 张宗亮、冯夏庭、周建平和李岳军共同为中国电建新型储能研究中心揭牌。 会上,电建新能源集团总经理助理、新能源与储能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涛作《中国电建新型储能研究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专题汇报。汇报从建设背景及意义、发展目标及建设指标、发展思路及技术图谱、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和研究团队及管理人员等五方面对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释。各共建单位理事成员或代表就建设实施方案发表意见,为储能中心建设与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中国电建新型储能研究中心理事会首届一次会议决议》。 李岳军宣读了首届理事会成员名单和首届技术委员会专家名单。李岳军为首届理事会理事长,杨立为首届理事会秘书长,张宗亮为首届技术委员会主任,冯夏庭为首届技术委员会特聘顾问,和孙文为首届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岳军为首届技术委员会专家颁发聘书。 随后,储能中心举行了技术委员会首届一次会议,张宗亮主持会议,杨立作总结发言。技术委员会专家听取了各分中心牵头单位关于发展思路、攻关任务以及成果推广的汇报,并聚焦研究方向、管理体制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和核心攻关任务等方面建言献策,为储能中心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 本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电建储能中心正式进入实质性建设运行阶段,为后续各共建单位进一步指明了研究方向,将充分发挥优势、形成科创合力,为新型储能领域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电建新能源集团本部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运营管理部/设备物资部,科技信息部,新能源与储能研究院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