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更稳定的电网,需要更高功率的储能设备,因此大功率是储能发展的主流趋势,而要将储能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还需要在降本上下更大功夫。 在3月26日-3月28日的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上,储能厂商纷纷亮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智光储能展示了其最新产品——单机百兆瓦级构网型高压储能系统。这款产品有什么特点?智光储能选择的技术路线是什么?储能行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3月27日,《华夏时报》记者对智光储能技术总监汤旭进行了独家专访。他认为,市场发展向好,竞争依然激烈,高压大容量储能系统,未来可期! 《华夏时报》:公司这次参展带来了哪些新产品和新技术,请大概介绍一下。 汤旭:这次参展我们带来了最新产品——单机百兆瓦级构网型高压储能系统。这款产品的特点是单机功率大,可以做到50兆瓦到100兆瓦左右。一般来讲,一个100兆瓦时、200兆瓦时的储能电站,只需要一台到两台这样的储能装置,就可以完成电站的构建,这样在运行过程中,对EMS控制系统的响应,以及构网支撑作用都非常强,能够起到对电网关联支撑、电压支撑的效果,可以取代一部分同步调相机的作用,更好的稳定电网。 《华夏时报》:相较于风冷储能,液冷储能的优劣势是什么?未来哪种新型储能技术将成为主流? 汤旭:跟风冷储能相比,液冷储能的优势是能量密度可以做的更大,集装箱的箱体可以做的更小,整个系统的体积、成本可以做的更低,散热功率也比较大。缺点就是在极寒天气下会受到一些限制,液冷的使用环境是不低于零下30度,极寒天气下防冻液里面要加较多的乙二醇,散热效果会差一点,液体渗透的危险性也会更大。 现在由于电芯越来越大,在储能行业来说,液冷技术已经成为长时储能的主流,短时储能方面,像1C、2C系统里面,风冷技术还是比较多的。 《华夏时报》:储能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至关重要,多省出台政策要求针对新能源发电配置储能,这无疑增加了绿电成本,但同时也提高了绿电的稳定性,您认为这二者之间应当如何平衡? 汤旭:一般来说,新能源配储基本是在新能源电站里面直接配套建设储能,建设完成后调度起来比较麻烦,建而不用的现象确实比较多,现在各地政府都在推独立储能电站和共享储能电站,从而使得电网调度起来更加方便,调用的机会也更多。 现在储能的单瓦时成本下降比较多,如果在电网系统里面能够给到储能电站更多盈利的点,比如增加容量电费,或者增加调峰调频收入,这种情况下依靠电站本身的运营,一些投资方也可以取得合适的收益,从而让储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华夏时报》:储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汤旭:我们认为储能会朝着功率型、能量型两个方向发展。能量型就是储存电量,纯粹以调峰调频为目的来参与市场交易;功率型是参与电网的一次调频,或者是起到支撑电网的一个作用,这两种方向都有一定的发展前途。 《华夏时报》:您如何看待今年储能行业的发展,以及在海内外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汤旭:今年开始,从我们参与的项目来讲,厂家比较多,竞争也更加激烈。一是因为行业降成本的需求,出现了更大电芯、电池Pack的产品,能够增加能量密度、降低产品成本,带来的问题就是产品的维修、更换变得更加困难。 挑战方面,目前业内还是以价格竞争为主,我们认为应该在储能的其他方面也发挥更多价值,从而获得更多市场,比如说效率上的优势、对电网的支撑,未来高压构网型储能可见其明显的优势。 机遇方面,今年大家都在谈出海,我们自己也是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争取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收益,其实我们已经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华夏时报》:看到最近公司引进了新的投资者,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 汤旭:今年公司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进了新的战略投资者,本轮增资投前估值为18亿元人民币,增资金额为7亿元人民币。本轮投资人中,既有产业背景投资人也有金融背景投资人,国有投资人占比较高。储能行业未来的发展离不开产业与金融的支撑,本轮融资说明了投资人对储能行业及公司的认可。我们会抓住发展机遇,争取创造更好的业绩以回报投资人。 |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