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服务,专业的新型储能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电力数智化加速跃升!华为公布智慧变电站解决方案新特性

2025-11-27 14:45:44 来源:中国能源报 仲新源

关键词:

新能源储能

  储能中国网获悉,近日,华为携智慧变电站解决方案新特性重磅亮相2025亚太电协大会,引发了行业各方的高度关注。作为亚太地区电力行业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大会是东亚及西太平洋电力工业协会(AESIEAP)的旗舰活动,吸引了超过4000位能源企业负责人、分析师、业内人士及政府主管部门代表参与。会议期间,华为就能源转型、智慧电网等话题,与来自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领先的电力供应行业专业人士进行了深度探讨交流。

  此次公布的华为智慧变电站解决方案(以下简称“该方案”)周界安防光纤感知特性基于AI,凭借其高精度、环境适应性和全天候检测性,可确保变电站和电厂的周界防护及地下电缆的安全,并减少人工巡检的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目前,该方案已在海外多个区域落地,实现资产偷盗事件减少90%,与传统振动电缆方案相比,入侵事件响应时间从分钟级提升到秒级,有效提升站内安全水平,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AI赋能

  电力生产智慧化、管理集约化、运维高效化

  在“双碳”目标之下,电力传统模式正加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而伴随着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力安全稳定、电网安全韧性及系统灵活调节能力等纷纷面临考验,智慧融合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之一,同时也是解决上述难题挑战的重要抓手。这其中,AI被公认为是推进“智慧融合”的关键,在电力数智化变革中已从“效率工具”全面升级为“生存+生产”的双核心要件。

  正如华为电力数字化军团全球MKT与解决方案总裁李杰在会上所言:“自动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将成为推动电网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华为坚信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到电力场景中,并通过通信和AI技术重构生产运营模式,有助于实现'极致稳定'与'极致灵活'的矛盾统一。”

  上述运营模式在最新发布的新特性中得以体现。对比传统变电站普遍存在的复杂风险等问题,如对人工操作严重依赖从而容易导致缺陷遗漏和运行隐患,以及响应时间延迟、设备状态检查分散且效率低下、系统无法检测等,该方案通过光纤及感知算法引擎感知振动波形变化,并结合华为AI大模型算法精准判别人员及外物入侵。借助管理系统,其还可以联动周界感知终端,进行现场核实,供运维人员二次确认,通过光视联动实现极低的误报率和漏报率。

  值得关注的是,基于国产化AI算力平台,整个华为智慧变电站解决方案更是深度适配电力行业标准算法,通过支撑‌远程智能巡视、智能识别、智能预警及辅助决策等功能,兼具运行提效、安全强化、效益跃升等价值,精准‌契合‌现代电力设备智能化管理的发展需求,可有效‌降低运维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作业风险。由此,该方案创新构建‌了生态友好、高性价比、安全可信的变电站内通信网络,‌从根本上全面‌提升变电站运维效率。

  华为智慧电力解决方案

  覆盖电力“发输变配用”全环节

  实际上,包括变电在内,华为智慧电力解决方案已覆盖发、输、变、配、用全环节以及电力基础设施。具体包括,配用电端的配电光回传、配电无线回传、智慧配电方案,输变电端的输变电光通信网和输变电IP通信网方案,以及涵盖智慧电厂、智慧新能源在内的发电方案等。

  以华为重点聚焦的低压配电网数智化升级方向为例——配电是当前电网投资的重点,但面临着高线损、低供电可靠性及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全球性挑战,而且相比过往发生了较大变化。对此,华为智慧配网解决方案基于“云—管—边—管—端”架构,聚焦其擅长的数字底座技术,可实现分钟级状态监测、秒级控制,15分钟实时线损分析及小时级偷窃电分析,助力电力公司实现配网精益化治理。该方案还能对分布式光伏、充电桩等新能源实现分钟级状态监测,更合理的柔性调控能力,从而实现100%的新能源接入和管理。同时,通过实现配网侧数据的分钟级采集和分钟级停电上报,故障定位时长从小时级缩短到25分钟,定位更高效,大幅提升供电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

  在应用实践中,华为智慧电力解决方案的有效性与先进性进一步得到验证。例如,抓住分布式光伏大量接入带来的电压与频率控制新挑战,以及负荷预测、安全隐患等痛点,华为通过构建配网AI模型,与高速电力载波技术(HPLC)等相结合,可实现台区级未来24h的15min粒度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及负荷预测,精度高达90%以上。通过智能建模中控技术实现优化模型的自适应迭代,该方案还可助力实现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最大化,由此保障台区安全稳定运行提升分布式光伏可调可控能力。

  AI作为“刚需”

  在更多的电力场景中发挥独特作用

  实践证明,“AI+电力”已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引擎。除了变电、配电环节,AI作为电力行业如今的“刚需”,正在越来越多的电力场景中发挥独特作用。立足电能全过程,华为智慧电力解决方案则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灵活调节能力提升以及资源配置效率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输电环节,全网“一体化”电力电量平衡与系统稳定,要求各电压等级“一体化”运行管控,由此带来海量的终端控制需求,对可靠通信产生了强依赖。面对可靠通信网所需具备的高可靠、确定性低时延和未来可扩展三大特征,通信建设要以目标通信网架构为牵引,不光是看到当前的问题和挑战,更要着眼于未来五年、十年后的需求,高效通信网成为电力系统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关键。华为电力数字化军团副总裁王国钰在大会技术论坛中提出:“在能源行业,实时、高质量的数据是充分发挥AI作用的关键,而高可靠的通信网络则是实现实时、高质量数据的基础。这需要重新定义数字化场景和通信目标网,也需要重新定义网络安全。”

  在发电环节,针对新能源“看天吃饭”的特征,华为引入数据驱动AI模式预测,协同构建了集中式全球模型、以省级为单位的区域模型,兼顾时长和分辨率,在此基础上可将“气象预测”转化为“成功率出力预测”。与传统模式相比,该模式不仅可以从历史信息中挖掘更多数值模式得不到的规律,实现预测精度的提升,还能凭借AI模型计算速度超快的优势,秒级完成计算,大大提高预测的时效性。更重要是,AI模型的并行计算先天优势,让其可以输入更细颗粒度气象实况网络数据,从数据源层面进一步提升预测结果的准确性。“AI的基础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电力的未来是AI”——这一观点再次得到印证。

  另悉,华为还在大会期间围绕配电场景举办IDS Club圆桌,并召开华为亚太电力伙伴论坛,与区域伙伴共商区域发展与机遇,探讨AI赋能电力数智化跃升的更多可能。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宣传合作 | 人才招聘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7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