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服务,专业的新型储能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市场财经

解读丨能源结构改革中“储能”将扮演重要角色

2022-11-11 10:15:2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吕红星

关键词:

储能新能源

11月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2022年年会暨临时会员代表大会在海口召开。会上,中电联发布了《新能源配储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不同场景下储能的应用、配置情况,阐述了新能源配储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善建议。

《报告》还指出,截至2021年底,全国储能装机规模达到4266万千瓦,其中新型储能装机626.8万千瓦,同比增长56.4%;新型储能中90%为电化学储能。

储能广受关注主要有三个原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

近期,储能成为新能源领域颇受关注的细分板块。数据显示,截至11月8日,储能板块近20个交易日的涨幅明显,重仓储能主题板块的部分基金表现较为亮眼,多只基金近7个交易日的收益率超过1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长昆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未来有巨大的市场,但它们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波动性较强,如果可再生能源发的电直接并入电网会对电网造成很大冲击。储能技术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不仅能够稳定电网,还能够将富余的能量存储起来,在需求量高时再释放出来,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企业评价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周健奇看来,储能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市场需求、技术进展和行业特性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储能的市场需求大而迫切。新能源市场规模较快增长,直接带动储能需求。同时,储能是新能源应用场景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进程的核心短板,迫切需要突破,也因此吸引了新能源产业的优质创新要素在储能领域集结。第二,前期的科技创新成果显著,为储能技术取得根本性突破奠定了基础。第三,储能的高技术属性决定了储能产业链复杂度较高,体现为多个高技术行业学科交叉,同时,储能的应用又十分广泛,需要面向应用场景定制化创新。因此,储能行业的发展本就需要众多行业参与联合创新。

联合创新是面向未来应用的解决方法

目前,发展储能产业既是节能减排的需要,也是能源增长以支撑经济发展的需要。

“储能首先要解决成本和安全性问题。成本直接决定储能电站未来能否盈利,须持续进行技术的迭代更新,并探索新的商业利用模式。安全性则是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高能量密度储能电池所面临的最关键问题。未来在电芯模块的实时监测方面,须加大开发相应的预警技术。”张长昆说。

在周健奇看来,目前最主要的瓶颈还是在于技术创新。当前,储能产业的可应用场景太少,这与其技术不成熟导致应用成本高有直接关系,却也是制约技术创新的主要难题。市场规模达不到,创新激励效应有限。

“联合创新是面向未来应用的解决方法,即以应用领域的核心企业为主导,联合储能产业链关键核心创新环节以及主要科研院所共同研发。有了应用企业的参与,相当于稳定了创新的市场需求,以稳定的创新需求激励创新集体行动。”周健奇说。

当前,全球储能装机规模都进入了快速增长通道,海外储能设备需求更是持续井喷。我国是国际市场储能产品的主要供应国,随着国内有关储能的原材料大幅上涨,会给出口带来怎样的影响?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储能市场空间应该足够大。若大规模投入蜂拥而上,则不排除短期内会出现产能过剩的可能。

“当前,原材料的涨价是全球性的,不只限于我国,因此对出口的影响整体不大。我们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球锂资源开发步伐,优化产业链布局,在锂电回收等领域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未来,还要加大新型储能技术的开发利用,比如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尽可能降低成本风险。”张长昆说。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宣传合作 | 人才招聘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7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