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在业内人士看来,头部储能电芯企业通过技术加速迭代,为蓬勃发展的工商业储能注入强劲动力。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工商业储能将进入新一轮爆发期,行业也将迎来质变。 “近日举办的中关村储能展像商业大片”“远景储能、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新能安,一天一个储能行业技术新高”“从价格竞争到性能竞争,再到如今的拼概念”……这是《中国能源报》记者近日采访过程中听到的业内感慨。这些感慨也映射出工商业储能行业竞争之烈,俨然进入了“白刃战”阶段。 在业内人士看来,头部储能电芯企业通过技术加速迭代,为蓬勃发展的工商业储能注入强劲动力,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工商业储能将进入新一轮爆发期,行业也将迎来质变。 技术迭代提速 《中国能源报》记者从一家头部技术解决方案企业获悉,从2021年到2022年,该企业客户数量从90多家增加到180多家,但其中只有不到40家是老客户。许多新的系统集成商进入到市场竞争中来。今年以来,工商业储能行业的技术竞争日趋激烈,解决方案层出不穷。 4月中旬,宁德时代、远景储能、新能安、晶科能源等几十家企业瞄准行业痛点纷纷发布新产品……20尺集装箱储能电池舱的容量上,从5.6MWh、6.25MWh、6.432MWh做到了6.9MWh,技术也从液冷、水冷,发展到“无助冷全温域控制方案”。 谈及工商业储能品种众多,新能安储能事业部总裁朱岩松认为,首先要深入理解每一个不同的场景,对技术的场景进行匹配,做有深度的创新。其次是要坚持长期主义,不断将技术精益化、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化,打造极致安全、极致可靠、极致性能、极致体验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在开发新产品时,不能一味追求快速迭代,而应重视从概念到成品的全生命周期流程。”新能安首席技术官袁庆丰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特别是在测试阶段,需要遵循严格的标准,进行多达万次的测试,甚至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长时间测试。“如何兼顾产品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是当前工商业储能面临的行业瓶颈,从业者需要不断创新研究,以‘无助冷全温域控制方案’为例,通过技术创新可将辅源运维成本降低75%,助力企业实现全生命周期盈利最大化。” 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储能研发部负责人楚攀博士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商业储能的产品目前同质化严重,大部分解决方案都是基于20尺集装箱,接下来就开始比拼能量密度、集成度、初投资成本等,有能力自产电芯的供应商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在产品价格方面取得优势。整体上来说,工商业储能产品的进入门槛不高,在国内强大的储能产业链支撑下,参与方的技术方案差别不大,初次入局的公司也能在1个月拿出完整的解决方案。从技术方案的应用趋势来看,工商业储能市场越来越倾向于分布式储能解决方案。 如今,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正在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定制化,不同的企业和用户可根据自身的能源需求、财务情况和空间限制,选择适合自己的储能技术和类型。 长期稳定增长 随着技术的进步,储能系统的成本正在逐渐降低,这使得工商业储能系统的经济性越来越好。业内人士认为,拼技术是储能行业“甜蜜的烦恼”,技术的不断迭代有望助力行业再上新台阶,预计下半年或明年,工商业储能将开启大爆发行情。长期看,工商业储能将会呈现长期稳定增长。 有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全球工商业储能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69%。去年,仅在项目备案方面,中国工商业储能项目备案总数就超过4600多个。“所以,未来工商业储能市场的存量非常大,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工商业储能将迎来数量级增长。”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储能行业经理王晓宇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仅我们公司客户的市场用电负荷就超过180GWh,这意味着每个客户未来均有潜在需求。” 王晓宇表示,与大规模储能市场相比,工商业储能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市场规模是逐步开发出来的,而不是预先规划的。例如,去年工商业储能市场规模约为3GWh,而今年预测将达到8—9GWh。这一数据并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通过充分竞争开发出来的。由于工商业用户较为分散,且不了解储能的潜在收益,因此需要有厂家去开发项目,并与之沟通储能的收益空间。 “2023年,我们业务量增长了44%。”惠恩国际物流总经理郑建锋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物流在工商业储能产业链出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物流的专业性、稳定性、成本以及交付的及时性对工商业储能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目前,随着人工智能的日趋成熟,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工商业储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乐观预测,爆发点可能会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届时海外市场工商业储能产能将迎来显著增长。也为我们带来新的机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工商业储能市场的需求增加与电力市场、“双碳”进程息息相关,而电改与“双碳”的推进不会一蹴而就,其发展是螺旋式上升,这就注定了工商业储能市场的发展不会是跳跃式的,而会以相对较稳定的速度长期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对存量的公司和增量的公司都不够友好,存量的公司难以快速增长,新入局的增量公司仅仅能积攒业绩但难以盈利。短时间内,工商业储能市场高度竞争的态势会持续。”楚攀说。 技术和渠道是制胜法宝 采访中,记者发现,掌握核心技术和渠道的企业,并不担心产品同质化的竞争,反而认为激烈的竞争有望推动工商业储能技术进步。 在朱岩松看来,不管是架构上要创新,还是在电芯上创新,都是通过创新服务整个工商业用户。因为工商业的场景非常多,只有深挖场景需求,才能打造设计出能改变行业格局的好产品。工商业储能企业要以市场和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探索和打磨覆盖从电芯、模组到系统各层级的全线产品,实现工商业储能各种技术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商业化。 除了技术创新,拥有大量客户渠道的企业在工商业储能赛道颇具优势,因为可以快速与用户建立联系,一旦在大规模行业中实现一个成功的案例,能快速复制项目模式。“尤其是在目前投资方和施工方充足,而客户资源稀缺的储能市场环境中,能与生态合作伙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的储能企业,将拥有广阔市场。”王晓宇表示。 工商业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是技术红利和规模红利双重作用下的结果。楚攀则认为,爆发式增长不太能描述工商业储能发展的特点,工商业储能项目规模小,但“五脏俱全”,项目从开发立项到生产交付,必要的环节与大储相比并没有明显简化。不少主攻工商业储能市场的企业开始培养自己的渠道伙伴,通过“渠道杠杆”去放大自己的项目开发能力,不过,目前也遇到了利益分配的瓶颈。 |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