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型储能 未来可期 ——瓜州县推进储能产业聚势起势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 编者按今年9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强调,甘肃要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甘肃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炭建材、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延伸,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深度数字孪生、新型储能、超材料、低空经济、生物合成等未来产业,展现出新兴产业聚“势”、传统产业跃“级”、未来产业谋“远”的强劲势头和巨大潜力。 为了展现全省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凝聚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的磅礴力量,本报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在高速公路伸向天际的旷野,架几块光伏板,再配上储能设备,就可以建一座信号塔,手机就有了信号; 在自然灾害救援现场,救援人员带上便携式储能箱,就能解决通信、照明问题; 把一闪而过的电储存下来,应用到电动飞行汽车上,人和车就能飞起来,低空经济就有了强劲动力; …… 电+储+用电设备的能源变革,正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并给人们以无限憧憬。 储能技术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过来,在需要时再释放出来的技术。在新能源电力上,储能技术能够把不稳定的风光电储存下来,有效解决弃风、弃光问题,是实现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撑技术。 比如,在中午光伏发电高峰,电站可利用储能设备将富余电力储存下来,在夜晚光伏不能发电时,再把储存的电送入电网,起到削峰填谷、顶峰保供作用。 随着新能源体量的不断增大,需要充分发挥新型储能等电源的调节性优势,平抑风电光伏发电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特点,提高电网对风光电消纳能力。 新型储能是未来能源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锂电池、液流电池、熔盐、压缩空气、飞轮等多种方式。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新能源装机规模占甘肃“半壁河山”的瓜州县,新型储能正化点成珠、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8月13日中午,中能布隆吉储能电站,99个电池集装箱内,电能“奔流”。站长杨学虎介绍,他们在中午将富余的风光电充入电池仓,晚间用电高峰再将储存的“绿电”经电网放出。通过充、储、放,助力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相当于调节电力负荷的巨型充电宝。 中能布隆吉储能电站的储电容量为60兆瓦/240兆瓦时,即6万千瓦时的电可连续放4个小时,一天放电24万千瓦时。这个电站2020年11月并网时,是亚洲容量最大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其储能技术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组,属于电化学储能。 如今,在瓜州,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组的储能电站容量也在快速升级。 由上海电气集团投资建设的瓜州睿储500兆瓦/1000兆瓦时莫高储能电站,一期150兆瓦/300兆瓦时储能工程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电化学储能加快布局的同时,熔盐储能也蹄疾步稳。 在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现场,光热熔盐储能电站主体工程进入调试阶段。26954面定日镜,总采光面80.05万平方米,设计光热年发电量2.19亿千瓦时,储能时长6小时。 项目现场负责人卢传旺介绍,定日镜白天吸热,将熔盐加热。晚上,利用熔盐热度加热水,换成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6小时熔盐储热系统,具有储热时间长、响应速度快、输出功率稳定等特点。 今年以来,随着瓜州风电装机突破千万千瓦,储能市场越来越大,多种储能技术、项目抢滩瓜州。 汇陇新能源科技(甘肃)有限公司在瓜州备案飞轮储能项目,酒泉中极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备案氢储能项目,瓜州县秦兴长时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备案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以飞轮储能为例,它是一种物理储能方式,当系统充电时,电机将电能转换为飞轮的旋转动能。当需要释放能量时,飞轮作为发电机的一部分,将储存的旋转动能转换回电能。飞轮转一转,富余的新能源不仅被储存下来,还被灵活地利用起来。飞轮储能还将火电响应电网调频的速度从秒级升到“毫秒级”,助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新能源大规模送出提供坚强支撑。 项目云集,种类升级,储能装备制造产业也加速崛起。 在寰泰工业瓜州工厂,工人们加紧赶制来自全国的储能订单。寰泰在瓜州柳沟化工园的电解液供应中心厂区已启动联动调试。为服务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北市场,寰泰还在庆阳新建了电解液供应中心。 寰泰储能还新备案建设寰达97.5兆瓦/390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将为其他风电场提供储能设备租赁服务,探索共享储能模式。 从电化学储能到热储能、机械储能再到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崛起,瓜州正在加速形成产、用、销产业链闭环的储能产业体系。 展望未来,随着新型储能的发展,电可以被存储起来、移动起来,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更方便、更安全、更高效的清洁用能服务。大到为新能源汽车、智能建筑、通讯基站、数据中心等领域提供绿色用能,小到便携式储能产品可为居家、旅行、防灾应急提供用能,让绿色能源走进人们日常生活。新型储能,影响未来、引领未来。 |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