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十四五”是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新型储能不仅可促进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同时还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新型储能产业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健康高质量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融媒体记者采访了业内专业人士,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海博思创董事长张剑辉。 储能发展正当时 储能在能源革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广阔市场空间。有人评价储能是“蓝海”,有人评价储能是“看不懂的海”,有人说储能是消纳过程中最贵的“奢侈品”,而在张剑辉的眼里,作为传统电力系统源、网、荷之外的第四类新兴能源产业,储能行业是当前推动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关键。 “在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的指引下,储能行业处在高速发展期。到‘十四五’末,预计储能行业每年可以保持60%-70%的复合增长率。中国储能电池的产量占全世界近80%,产业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未来将成为我国领先世界的优势产业之一。”张剑辉一语道出发展新型储能产业的重要性。 虽然我国新型储能技术仍处于商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初期,但张剑辉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底色,国家政策密集出台,储能行业发展方向愈发清晰,发展空间巨大。随着行业规模化优势的显现,以及辅助服务收益的提高,储能的经济性有望得到解决”。 科技创新铆足劲 “2023年用户侧储能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工商业储能进入了市场爆发期。在分时电价机制下,工商业储能可以通过谷时充电、峰时用电,节省工商业用户的电费成本,在浙江、海南、广东等多个区域,已经展现出良好的经济性。”张剑辉介绍说。 不过,张剑辉坦言,“目前,电化学储能面临着成本偏高的挑战,随着上游碳酸锂价格的回落,锂离子储能的成本开始下降,风光大基地等配套储能的成本也有所降低。从现实来看,现有市场机制并不能全面反映‘新能源+储能’的多元价值,收益模式尚未清晰。” 如何破局?张剑辉表示,科技创新是破解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瓶颈的重要抓手。 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之后,又在海外高科技公司工作多年的张剑辉,对行业发展趋势有深刻洞察。 他把自己的思考融入创业之中。他创立的海博思创通过十余年研发与工程经验积累,形成了从电芯参数提取、电池模型设计、控制策略开发到电池系统集成、工程实施,再到大数据分析、远程告警及电站运维的储能电池全生命周期全流程闭环技术体系。 在张剑辉看来,加快培养支撑储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高层次紧缺人才,这是实现我国储能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制造’向‘智造’、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关键时期,坚持人才战略、科技兴企,重视技术研发和科研创新,使人才成为企业快步发展的助推器。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要培养具备‘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特点的新时代工匠。”张剑辉进一步建议。 顶层设计再升级 “如今,储能赛道发展火热,充满前景,但同时也要看到,其存在着安全困境犹存、成本疏导难等诸多复杂问题。”张剑辉认为,新能源与储能产业发展结合面临着诸多问题,通过产业链单一环节的局部优化难以应对,需要高屋建瓴地进行全链条、全要素的系统思考和顶层设计。 对此,张剑辉给出三点建议:“第一,建立健全的研发体系和研发管理制度,加强对研发组织管理和研发过程管理,从严落实研发立项、产品设计、功能测试及改进等各个环节;第二,推动储能充分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支持储能等灵活性资源盈利;第三,建议健全储能灵活调度管理机制,促进各类储能灵活优化调用。” 立足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张剑辉提出,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电化学储能需要从电池本质安全、电气安全、管理系统安全、消防安全、信息安全及故障早期预警安全等角度入手,全方位保障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采用多级主动和被动安全保护技术,将系统失效的概率降至最低。 最后,张剑辉呼吁,提升整个行业的系统性安全水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协同建设更安全的储能产业链。如开展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为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等。 |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