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储能中国网获悉,9月6日,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十三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峰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会议由山西省能源局、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研究会、国际能源署、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主办,以“数字引擎 储动未来”为主题,重点聚焦新型储能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赋予新动能、新优势。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褚景春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 以下为发言内容整理 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其中,风电装机3.89亿千瓦,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发电装机4.7亿千瓦,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 不过,新能源技术的局限性为传统电力系统带来了挑战,为实现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储能技术必然成为破局之路。储能既能给系统提供电力电量支撑,同时也能为电力保供提供保障,提升系统调整能力。新型储能是实现大规模发展新能源的必要、重要支撑基础。 研究储能并促进产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战略指引。在国家整体战略规划下,我国新型储能发展迅猛,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挑战:一是目前对于新型储能缺乏统筹的选址规划;二是技术成熟度不足;三是质量与安全管控不到位;四是标准体系不完善;五是利用率低;六是商业模式不健全。这些都需要去一一破解。 “十三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实现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所以,预测到“十五五”末,我国新型储能规模将至少达120吉瓦。 《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明确,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应分“三步走”。当前至2023年是加速转型期,储能的应用场景、多技术路线规模化发展,满足系统日内平衡调节能力;2030-2040年是总体形成期,要形成规模化长时储能技术取得突破,同时满足日以上长时间尺度平衡调节需求;2045-2060年是巩固完善期,覆盖全周期多类型储能协同运行,能源系统运行灵活性大幅提升。 在电源侧,储能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在火电机组调节能力提升方面,由于大量的风光接入、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使它具备深度调峰、快速调频和快速变负荷的能力以适应风光的大量接入;同时,新型储能与海上风电的融合发展可大规模促进海上风电并网,同时在电力输送探索低频直流方面也需要储能的进一步支撑。 国家能源集团在2022年确立了建设浙江虚拟电厂项目,该项目已列入浙江省“十四五”新型储能示范工程,于去年开始进行全面研发,现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6月30日投产。该项目主要利用浙江温州一个已关停20年的老电厂,结合浙江电网的发展需要构建了虚拟电站,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建设完成,项目的核心是要实现以大容量储能电站为主体的新型储能电厂。目前很多省市也建了很多电站,但是用得较少,运营经济性较差。希望可以通过虚拟电站的形式进一步发挥电化学的优势,适应电网需求。该项目能够提高4.8亿度电力消纳,同时能减少碳排放38万吨。 同时,国家能源集团在宁夏灵武电厂开展了光火储能耦合热电联产示范工程,并于去年年底投产运行,是目前世界上总功率最大、单体储电量最大、单体储电能力参数最高的飞轮储能项目,突破了500KW级大功率飞轮单体的技术瓶颈,机组自身调节速度提升4.3倍,一次调频合格率提高到92%,对电力市场起到了充分的技术支撑。 另外,国家能源集团开展了宿州热电基于熔盐储热的煤电灵活性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项目,该项目利用宿州现有的35万热电机组,熔盐储热规模达1000兆瓦,压低谷和顶尖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该项目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电机组熔盐储热项目,也是全国首个熔盐储能替代电化学项目。 国家能源集团将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加快新型储能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工程示范,促进新型储能技术与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