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服务,专业的新型储能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市场评论

丁玉龙:全产业链发展需建立协同机制

2024-03-22 09:07:43 来源:深圳新闻网

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伯明翰大学储能研究中心主任丁玉龙在参加去年11月27日于深圳举行的绿色能源论坛时指出,当前储能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储能技术种类繁多,但整体发展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很多储能技术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他认为,储能技术的全产业链发展需要其他技术和产业的支撑,包括上游的产能端和下游的用能端,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对储能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新型储能面临哪些挑战和机会?丁玉龙认为,新型储能对能源转型至关重要,未来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储能技术包括短时、中时和长时技术。其中短时段储能技术主要是电池,具备小容量、快速反应特征,可以每天循环数次;中时段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液态空气、压缩空气、储热/储冷和液流电池,具备大容量、中低反应速度等特征;长时段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氢及氢载体和热化学储能,具备超大容量。

  丁玉龙认为,一些储能技术关键材料的高效利用还面临挑战,公众对储热、液态空气和压缩空气储能等其他新型储能技术缺乏了解,这些都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他指出,多种储能技术并行发展,当前热推的能源转型技术需要从效率、成本和可持续等方面科学评估。可再生能源是能源转型的必要条件,余能有效利用同等重要,这需要构建新的能源基础设施。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宣传合作 | 人才招聘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7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