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能源储能
光储融合发展大势所趋,光伏企业家是最早意识到储能重要性的群体之一,截至目前,排名前十名的除隆基和通威外,所有的组件巨头都在发力储能业务。 不止是制造端,在光伏开发领域,时任黄河水电董事长谢小平和北控清洁能源执行总裁王野也是储能领域的拓荒者。 2013年王野作为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任技术总监参与建设的曲麻莱储能电站项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储能离网项目,2015年开始担任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执行总裁,2018年北控清洁能源以系统集成+投资运营的模式在西藏羊易建设了4.5MW/20.7MWH的储能系统;谢小平所在的黄河水电2018年相继在共和光伏实证基地与共和、乌兰风电基地开展了多个储能配套项目的探索实践,2018年黄河水电储能装机接近130MWh,成为当时青海乃至中国西部的一大储能高地。 光伏与储能的结合具有天然的优势,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应对各种用电需求,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2018年的“531政策”打乱了很多光伏企业布局储能的节奏,有的被迫收缩战线,有的因为高管和团队动荡导致前期的积累没有沉淀下来。 经过短暂的蛰伏后,光伏企业们对储能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势,其中天合光能和晶科能源更是将未来的储能营收规划到了千亿级别。 光伏企业是国内最早走向海外的“新三样”代表,从曾经的“三头在外”到如今“三项世界第一”,光伏逐渐成为“举足轻重的主力能源”。 组件环节是终端产品代表着品牌,这是组件企业的先天优势。如今深陷内卷的光伏正在加速筑底,光伏企业加速“出海” ,储能成为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关键力量。 “去国外的很多地方,从早晨9点到下午6点,只要太阳一出来全是负电价,没有客户说我就要买光伏,不买储能。”一位光伏企业高管表示。 储能作为“第二曲线”已成为大多数组件巨头的共识,全球实现1TWh的储能装机可能比光伏实现1TW的装机来得更快。不过,如今的储能产业竞争的规模和惨烈程度不亚于当年的光伏,布局力度的强弱,市场节奏的快慢,决定着“第二曲线”是否奏效。 目前,光伏行业尽管负面缠身,但永远值得相信,如今的光伏组件巨头们已经历过两次经济危机的洗礼和数次的技术升级,能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的企业已拥有超强的适应能力,也有足够的韧性来迎接未来的星辰大海。 本期,《储能100人》将盘点各组件巨头的储能布局,他们如何站稳产业风口?靠的是什么技术和产品?不同企业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答案。 阿特斯 阿特斯常被形容为光伏龙头企业中的“落后分子”,向多晶硅转型速度太慢,行业形势好的也从来不显山露水,全球组件出货量隔三差五“变幻大王旗”,阿特斯永远秉持着“不做老大”的理念。 海外业务一直是阿特斯的重点,占比长期超过70%,在美国、加拿大、越南、泰国等地设有八个生产以及研发基地,并在境外20个国家合计设有30家子公司的新能源企业,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特斯)在新能源资产开发及拥有、销售、制造、研发、供应链、储能系统集成总包服务乃至金融服务的国际化方面均有成功的经验。 前三季度,阿特斯大型储能产品出货达4.4GWh,其中第三季度出货达1.8GWh,2024年大储产品出货6.5GWh至7GWh。 公司半年报披露,截至二季度末,阿特斯储能在手订单26亿美元,项目储备66GWh,大型储能业务覆盖储能系统的设备研发、制造、系统集成、EPCTurnkey,以及长期维护服务、补容和电量交易等增值服务。 阿特斯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在5年甚至10年前的一些前瞻性战略布局。比如,阿特斯在10年前就在加拿大印第安居住区开发建设了第一个离网储能项目,并开始了储能相关的研发工作;2017年在中国成立了大型储能研发中心;2019年对美国的Princeton Power研发团队进行全面接收,这是一家从事能源管理、微电网运行和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产品与嵌入式软件设计商和制造商,为后续的储能业务打下基础。 在更早之前,阿特斯用3.6亿美元收购了当时光伏电站开发市场的引领者——夏普的美国分公司Recurrent,后业务拓展至储能电站开发。2024年Recurrent获得贝莱德集团5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股投资,占稀释后股份的20%,相当于25亿美元的估值。 在国内,阿特斯除了投资持有储能电站,并未参加国内的招投标和集采。作为一家总部是加拿大的公司,阿特斯在海外持有运营光伏+储能电站也会带动储能业务销售,在拓展业务方面可能会有一些天然的优势,这种模式相对来说比较难以复制。 天合光能 天合储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也是国内最早涉足储能业务的公司之一。凭借为马尔代夫的27个岛提供一揽子光储微电网解决方案,天合储能在2017年便实现超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是当时储能行业为数不多实现盈亏平衡的企业之一。 自布局储能以来,天合就立志要做有“芯”的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天合储能现任总裁孙伟在电池行业有很深的技术积累,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领导能力。2022年其自研的“天合芯”问世,从电芯、模组pack、电池舱、交流侧、软件、数字化能力,天合储能实现了对储能产业链的全覆盖。 2023年10月,天合储能推出面向大储的新一代柔性液冷电池舱Elementa 2和工商业储能系统新品Potentia蓝海。在这两款产品上,天合储能做到从电芯到PCS到系统集成全栈自研。 2023年10月31日,天合储能先进储能产品研究院成立,设立储能电池研究院、电力电子技术研发中心、储能工程技术中心、数字能源研究院四大研发平台,旨在满足储能系统产品开发验证、生产质量、工艺改进等检测需求,提供研发导入的协同平台,促进对外专家交流,在产品开发流程中通过增强设计与验证的闭环迭代,高效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质量。 根据公告披露,2024年上半年,天合储能实现306Ah、314Ah电芯量产,并完成了5MWh新一代柔性电池舱Elementa2的国内单体交付,前三季度出货规模超2.5GWh,同比增速近300%,累计出货超7.5GWh,在大储重点市场的英国,天合光能储能业务累计出货超1GWh。 近期,天合光能发布了行业里第一本《天合储能系统安全可靠性白皮书》,并开启烧舱试验。 在全球超7.5GWh储能电站的交付过程中,天合储能不仅积累了大量的项目经验,也与全球各地的龙头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外加产品的快速迭代,其致力于成为全球光储之“执牛耳者”雄心已显露无疑。 隆基绿能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太阳能科技公司。公司在2023年中国光伏组件出货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二。 2018年底和2019年底,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两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一次是在波兰,另一次在西班牙。他在演讲中表达了同一个理念:“光伏加储能将会成为人类终极的能源解决方案”。 在人们印象中,隆基没有涉足当下最热门的电化学储能,而是早早布局了氢能。其实隆基在2018年也曾低调成立了一家名叫“西安隆基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企查查显示,这家公司已于2023年底注销。 2023年9月,李振国接受新华财经专访时曾指出已经把氢能作为光伏之后的第二增长曲线来看待。今年7月,隆基氢能宣布已经完成首轮10亿元融资。 对于“光伏+储能”的发展方向,今年7月隆基绿能的董事长钟宝申曾指出“没有看到我们在储能领域有什么样的独特能力,来给客户贡献独特价值,而不是说仅仅因为这个方向客户有需求就去做,我们不做‘搅局者’。” 然而,最新的李振国与投资者交流纪要显示,隆基需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之前把氢能当作第二曲线,忽略了电化学储能的增长,但目前看来暂时不成立。光伏储能融合应用方面的业务更有可能成为第二曲线,氢能可能调整为第三曲线。 光储融合是大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才刚刚开始。但赛道已经白热化,隆基在电池和电力电子领域没有布局,有业内人士表示,从之前隆基进军组件、光伏建筑、氢能来看,都是收购别人的团队开始做起,未来参股并购一家有实力的企业进军储能可能性比较大。 东方日升 东方日升在2023年中国光伏组件出货量排行榜中排行第八,是一家具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能力的高新技术生产型企业。 东方日升是一个储能的老兵,一位市场先行者。早在2018年,东方日升就通过并购双一力扎根储能赛道,收购天津双一力90%的股份,并整合成立宁波双一力,并专注于下游储能系统集成和电池模组 PACK 的研发与制造。 如果从东方日升储能的创业及发展历程来算,双一力深耕锂电池领域,已长达18年。这家公司在2005年由中日合资成立。一直专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和锂聚合物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 之所以行业关注的不多,其主要原因是采用原企业品牌“双一力”拓展市场。截至目前,双一力仍是中国企业在北美大储市场成功拿下业务为数不多的集成商之一。 2021年双一力来取得1500V包括UL9540A在内的全球认证,正式进入美国、欧洲等重点市场。公司对美国市场的出货,占储能总出货量的50%。 截至目前,在光伏领域,东方日升组件累计出货91GW,落地超过5000个项目,异质结伏曦组件连续五次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全球效率领先的标杆产品;在储能领域,成功落地400多个储能项目,年产能15GWh。 在解决方案方面,公司已经度过了纯定制化的初级阶段,开始慢慢的走向标准化、模块化,从DC侧向着DC+AC+解决方案+服务的方向发展。是一家集电芯技术、电子电气、电力电网软件控制数字能源的综合性的技术集成和电网交互的企业。 在2024 SNEC ES+储能展上,双一力储能正式更名为“东方日升储能”,实现光储品牌统一,目标直指光储协同。 晶科能源 晶科能源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光伏组件和储能产品制造企业,在topcon时代,晶科超越隆基再度成为全球组件出货量冠军。 公开资料显示,晶科能源的储能之路开始于2020年底,其在经营范围内新增了储能业务后,逐渐加深了对储能赛道的布局。目前晶科储能在源网侧、工商业、用户侧等不同应用场景均推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2021年晶科能源家庭户用及工商业储能业务主流市场渠道已经逐步打开,涉及区域包括中国、中东非、东南亚、北美、澳洲与日本等。 目前晶科能源已经掌握了储能的核心液冷技术,其他储能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如电芯、PCS,未来也会有自己的产能规划。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明确表示,“未来晶科会把储能当做很重要的业务来经营,和组件业务一样同等重要。” 晶科能源组建了庞大的储能技术、产品研发团队,投入大量的资源,在短期内完成了从储能系统集成商到电芯、EMS、BMS制造商以及整个系统方案解决商的转变。主要产品有飞熊·户用储能系统SunTank、海豚·工商业储能SunGiga以及蓝鲸·大型电站储能系统SunTera等三款储能产品。 2023年,公司4GWh 储能系统产线成功投产,后续电池及系统产能有序推进建设。做系统集成只是晶科能源做储能的第一步,此后还会重点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将光伏和储能真正融合起来,形成聚合效应,降低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电网带来的冲击,这也是其未来的重要发力点。 晶科能源进军储能雄心勃勃,计划在未来3—5年内成为全球前三大储能供应商。 晶澳科技 晶澳科技组件出货量连续多年全球名列前茅,在2023年中国光伏组件出货量排行榜中位列第四。 自2022年布局储能业务以来,晶澳储能事业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目前,该公司已搭建起集销售、研发、生产、制造、工艺、质量、供应链等于一体的业务体系,具备行业领先的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集中式大型储能产品研发和生产实力。 2023年5月,晶澳科技首个自主研发并生产集成的5MW/10MWh工商业储能系统在浙江义乌落地;今年8月,晶澳科技江苏扬州5MW/10MWh工商业储能电站项目顺利并网投运。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晶澳科技新一代大型液冷储能系统已实现批量出货,其主打的项目咨询、现场勘查、方案设计、工程实施、并网交付、智能运维、售后服务等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历经数次迭代,如今已推出全新“BlueGalaxy”5MWh+储能系统方案,可有效满足全球表前储能的高质价比需求。 针对工商业园区、光储充系统、微电网以及台区配电储能等多样化应用场景,晶澳推出了“BluePlanet”液冷储能户外柜产品。 针对家庭户用储能应用场景,晶澳推出了多功能、高适应性的能源解决方案——“BlueStar”户用储能系统。 从BlueGalaxy到BluePlanet,再到BlueStar,晶澳科技BLUE系列高性能储能解决方案,已覆盖全球各类储能应用场景。 2024年10月29日,晶澳科技在上海召开了以“智慧掌控每一度绿电”为主题的新品发布会,重磅推出了“星云”系列储能产品。此次发布的三款核心产品,包括“星云”Edgecontroller、SCADA和Cloud,标志着晶澳在储能技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构建了独具优势的“云-边-端”一体化技术体系。 协鑫集团 协鑫集团创立于1990年,34年来,坚持进行能源科技创新,以材料革命带动制造革命和应用革命,推动能源革命。在2023年中国光伏组件出货量排行榜中协鑫集成排名第十。 2016年,协鑫集团旗下协鑫集成在储能方面已经在做了重点布局,自主研发了户用储能产品,在发布产品之前,协鑫集成正式收购了澳大利亚的批发商合作伙伴OSW51%股权。 OSW主要以从事光伏系统业务为主,经销光伏电池板、完整套件、逆变器以及部件,其在全澳洲拥有4个分销中心,自行开发了电商、运营及移动平台。通过收购 OSW,协鑫集成打通了澳洲组件销售、系统集成及分布式储能产品分销渠道,并以此辐射南半球市场。 按照协鑫集成的市场布局,选择澳洲作为储能产品全球发布的第一站,定位为促进未来储能发展的最佳平台。未来将进一步打通美国、印度、日本等海外重点市场。 后来众所周知的531新政导致协鑫的储能业务被迫终止,而同期布局的很多户储公司凭借欧洲能源危机实现业绩大爆发,不少已经成功IPO。 2022年,协鑫重返储能赛场。融合数字能源、光储一体化战略,布局了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电芯、PACK、终端产品、储能系统平台及电池回收利用的锂电储能产业链。 2023年,四川协鑫锂电年产36万吨磷酸铁锂储能材料项目在仁寿经开区正式投产。此外,协鑫在四川、江苏、江西、贵州等地还规划新建多个产业基地,将储能材料年总产能提升至300万吨。在协鑫看来,任何一个产业的革命都是材料革命,储能平价化也不例外。 截至今年9月底,协鑫旗下协鑫能科独立储能项目累计备案9.14GW/17.89GWh,并在多个城市投运12座独立储能电站,总规模达0.7GW/1.4GWh。在大力投入电化学储能的同时,还在浙江投资了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协鑫能科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将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等纳入虚拟电厂运营平台,提高运营智能性和效率。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规模约300MW,占江苏省内实际可调负荷比例约20%。 正泰集团 正泰集团始创于1984年,是全球知名的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在2023年中国光伏组件出货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七。 2023年5月,“正泰系”掌门人南存辉光伏布局落子通润装备,控股股东变更为正泰电器,同时通润装备以8.4亿元的对价收购了正泰电器等主体合计持有的温州盎泰电源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盎泰电源”)100%股权,盎泰电源本身未开展实际业务,其核心资产为所持有的上海正泰电源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泰电源”)97.1%的股权。 实际上,是将以光伏逆变器和储能为主营业务的正泰电源并入通润装备。 2023年,正泰电源推出了全新液冷储能系统POWER BLOCK2.0,标准20尺集装箱容纳5MWh。 2023年,通润装备主营业务收入约25.04亿元,同比增长50.06%。光伏逆变器、储能业务收入占比分别达到38.98%和5.78%。 今年6月,正泰电源松江区光储智能制造基地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拥有光伏及储能逆变器产能18GW和储能系统产能5GWh。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