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
“AI的胃口有多大?一个大型AI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堪比一座中小城市。更棘手的是,它的用电模式像‘过山车’:一瞬间全力计算,功耗飙到峰值;下一瞬间数据交换,功耗又骤降。这种剧烈的波动,让传统电网和以UPS(不间断电源)为代表的备用电源不堪重负。
在此背景下,英伟达近期发布的800V直流架构白皮书,其意义已超越单纯的技术方案升级。它明确提出了未来AI数据中心的一项关键要求:必须集成具备快速响应、瞬时充放电和智能调度能力的先进储能系统。这一前瞻性指引,预示着储能产业将迎来由AI驱动的爆发式增长机遇。 算力的能源瓶颈与架构破局 为应对这一挑战,以英伟达为首的行业领导者规划了清晰的愿景,为整个行业规划了一条清晰的“三步走”演进路线,旨在从容迈向最终的800V直流架构 第一步是过渡方案,创新性地采用“侧置供电机柜”,将电源模块从核心计算区域物理分离。 第二步中期方案则是推动架构从“分散”走向“集中”。 第三步终极方案利用SST实现从电网10kV中压交流电到800V直流的“一步到位”式转换。
800VDC MGX机柜概览 要让这套新架构有效应对功率波动,“混合储能”成为必然的技术内核。它通过有机组合超级电容(响应毫秒级突发)、高倍率电池(应对秒级至分钟级需求)和大型储能系统,形成多层次、快速响应的备电体系。 然而,新架构也带来了技术门槛的全面提升。 传统的硅基功率芯片,如同效率低下的旧引擎,已无法满足800V高压下的严苛要求。为此,以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应运而生。 在这套新架构中,SiC扮演着“大力士”的角色,在固态变压器(SST)等环节稳定处理上万伏的高压转换;而GaN则如同“短跑冠军”,在服务器内部以极快速度为GPU提供精准的低压供电。它们不仅是一次性能升级,更是整个新架构得以实现的基石。 这场技术革命的终极形态,则体现在固态变压器(SST)这一颠覆性产品上。它以“高铁直达”的模式,将电网的中压电一步到位地高效转换为数据中心所需的800V直流,省去中间多次转换的能量损耗,每年可为一个大型数据中心节省千万度电。
轻载时SST效率比传统变压器高出5%
电力品质提高 同时,SST用先进的芯片代替了笨重的铜线圈,实现了“硅进铜退”,将供电系统占地面积减少一半以上,为核心计算设备腾出了宝贵空间。更重要的是,它如同一个智能的“能源路由器”,可以无缝接入光伏、储能等新能源,是构建未来AI工厂不可或缺的智能核心。 技术和产品的变革,最终将导向商业模式的重塑。未来的竞争不再是硬件参数的比拼,而是“智慧”的较量,供应商必须转型为“懂算力”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这意味着能源系统需要具备预测能力,提前洞察算力负载变化并主动调度;同时,它还需智能协同,指挥超级电容、电池等不同储能单元高效配合。 在这场变革中,真正的价值正从硬件本身向其背后的控制算法和软件转移,未来的赢家将不再是单纯的设备制造商,而是能提供软硬一体化智能能源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蓝海已现:千亿赛道上的“共识与博弈” 随着算力与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激增,储能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已积极响应,一场围绕技术路线与市场定位的战略竞争已全面展开。从不间断电源(UPS)供应商到热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再到储能系统集成商,众多市场参与者纷纷展示其核心技术与解决方案,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竞争格局。下文将概述该领域的主要市场参与者。
1.阳光电源:新能源龙头切入AI数据中心能源底座的跨界力量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逆变器和储能供应商,阳光电源正积极布局AI数据中心供电。2025年5月,公司宣布成立AIDC事业部,有望在2026年推出相关产品。团队定位高起点,重点瞄准海外市场,全方位规划包括机柜内电源以及高压侧、低压侧等直流微电网解决方案。 2.华为:以全栈能源数字化能力打造AI数据中心的系统级玩家 华为对数据中心未来发展趋势高度重视。2024年1月,华为发布《2024数据中心能源十大趋势白皮书》,提出未来数据中心应实现“安全可靠、融合极简、低碳绿色”的三大特征。华为与施耐德、艾默生并列为国内数据中心供配电领域的领军企业,强调高集成度和绿色化转型。 3.科华数据:自建数据中心与HVDC方案的先行者 作为国内领先及全球第四大模块化UPS供应商,科华数据聚焦于数据中心。在国内市场,公司不仅自主建设了超过20个数据中心,其高效的液冷、UPS及配电产品也被腾讯长三角数据中心、字节跳动数据中心以及阿里云等头部客户深度采用。 4.双登股份:数据中心储能的“隐形冠军” 作为中国最早布局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的企业之一,双登股份被誉为该领域的“隐形冠军”。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发布的榜单显示,公司在2024年度全球市场基站/数据中心电池出货量榜上高居榜首。 5.中天科技:以“通信+电力”双轮驱动赋能AI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作为专注于锂电池储能系统的高科技企业,中天储能致力于在通信储能与电力储能领域全面发力。公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车、通信后台以及电网侧储能系统。年产能已达十亿安时级别,并投资建设了国内一流锂电池研发中心,为产品产研用一体化奠定基础。 6.南都电源:深耕储能技术,中标海外AI大单 南都电源拥有超过30年的深厚储能技术积累,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发布的榜单显示,公司在2024年度全球市场基站/数据中心电池出货量榜上稳居前二。公司近年在海外数据中心市场动作频繁,2025年10月南都成功中标美国德州某超大规模AI数据中心园区的锂电储能项目。其自主研发的高压大功率锂离子备用电源系统采用集装箱化、高倍率设计,可向高压直流(HVDC)供电架构演进,并已逐渐应用于全球头部数据中心项目中。 7.海辰储能:AI数据中心专用储能解决方案 海辰储能专注于长时和高密度储能解决方案,致力于满足AI数据中心严苛的电力需求。在2025年9月于美国举办的数据中心展会上,海辰储能面向全球发布了专为AI数据中心设计的整体储能解决方案。 8.精控能源:AIDC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专注实践者 2025年9月精控能源面向海外市场正式发布了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核心产品包括PotisBank-L6.25-AC储能系统与智能能量管理系统(EMS)。 9.新能安:半固态电池护航数据中心 公司已将此款高倍率、高安全性的电池集成到其最新推出的“PU200”数据中心用电源和“PR-S4”UPS系统中,这些系统主要面向金融、通信和数据中心等对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关键任务备用供电场景,并通过液态检测、芯级防火等多重安全措施确保高可靠性。 10.科陆电子:新一代液冷储能系统赋能数据中心 2025年9月全球首发了其新一代Aqua-C3.0 Pro液冷储能系统。公司同时提供面向云边协同的综合能源管理系统(EMS),为数据中心提供一体化储能与能管解决方案。 11.禾望电气:800V HVDC核心供应链厂商 作为一家电力电子和储能系统供应商,禾望电气在英伟达800V DC架构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券商报告披露,禾望电气是全球数据中心设施巨头Vertiv(维谛)800V HVDC系统的核心分包商,为其提供机柜级电源模块和动态负载适配器等关键部件。 12.正泰电气:“源网荷储充”一体化方案赋能绿色数据中心 作为全球知名的新能源与电力智能化综合服务商,正泰电气积极推广“源网荷储充”一体化与微电网技术,为工业园区、数据中心等场景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其“一体化”微电网架构能够与直流母线技术协同运作,从源头进行能量优化。 13.科士达 :中标海外国家级AI数据中心项目 科士达是国内领先的UPS与储能整体方案供应商,近期凭借其自主研发的高功率VRLA铅酸蓄电池系统,成功中标马来西亚国家AI数据中心项目。 14.维谛技术:全球数据中心关键基础设施领导者 作为全球领先的关键基础设施提供商,维谛与NVIDIA等行业伙伴紧密合作,推动AI数据中心电源架构升级。公司已于2025年10月正式宣布,将于2026年推出完整的800V直流(HVDC)产品系列,以全面支持NVIDIA未来的Rubin Ultra平台。 15.台达电子:800V直流技术白皮书的制定者 作为全球领先的电源与散热解决方案厂商,台达电子是英伟达800VDC生态圈的关键电源模块供应商之一。公司不仅曾与阿里巴巴联合开发了面向高密度数据中心的“巴拿马”中压直流供电方案(10kV中压直流),还主导编制并发布了国内首部《数据中心800V直流供电技术白皮书》。 16.伊顿:面向AI数据中心的全新800V直流参考架构 作为全球智能电力管理公司,伊顿与英伟达紧密协同,在2025年10月推出了面向AI数据中心的全新800V直流参考架构,该方案整合了超级电容器作为快速备用电源、支持Open Rack V3标准的母线配电等创新技术。 17.雄韬股份:全系列备用电源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已明确将数据中心UPS作为其核心战略方向,并推出了支持5–60分钟备电的“REVO 3.0”AI计算中心备用电源解决方案。 2025年3月,公司为上海松江大数据计算中心二期项目提供了超过1.4万多节高功率VRLA铅酸蓄电池(型号HFS12-710WS),满足该超大规模自主算力基础设施高达数十分钟的备用电需求。 18.盛弘股份:HVDC系统的电能质量专家 盛弘股份是一家能源互联网核心设备提供商,专长于电力电子和电能质量治理。在800V直流和HVDC场景下,其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和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可平滑谐波与电压波动。公司已与维谛技术达成合作,为其HVDC供电系统提供配套的电能质量解决方案。 19.金盘科技:固态变压器(SST)出海领军企业 作为全球电力设备供应商。公司不仅具备中低压开关柜、变压器等产品的交付能力,更成功自主研制出专为800V直流供电架构设计的10kV/2.4MW固态变压器(SST)样机,并正积极推进客户认证。 20.世纪互联:中美上市的IDC基石与绿色算力先锋 作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第三方中立数据中心运营商,世纪互联是中国IDC产业的开拓者之一。2023年公司全面发力“绿电+算力”协同发展。世纪互联在全国30多个城市运营超50座数据中心和逾5.2万架机柜,并重点打造乌兰察布“10GW绿色直流”超大规模智算基地、河北怀来AIDC节点等项目。 21.光环新网:AWS在华核心运营商与云网融合服务商 作为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数字基础设施一体化服务商,公司在京津冀、长三角等核心区域拥有超过12座自建数据中心,运营机柜超7万架,并积极响应“东数西算”战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乌兰察布等地加速布局大规模算力基地。 22.奥飞数据:“光伏+IDC”的零碳算力探索者 奥飞数据作为阿里云在华南地区重要的算力租赁商,奥飞数据承诺为其累计提供上万PFlops的AI算力。公司已在全国布局超13座大型数据中心,并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16.9亿元定增,投向廊坊智算园项目。 23.数据港:国资背景的绿色IDC龙头 公司已在全国七大核心市场运营35座数据中心,总装机功率达371.1MW。数据港以其卓越的技术和运营能力著称,不仅连续16年为阿里巴巴“双11”大促提供安全保障,其与阿里合作的河源数据中心更以1.19的PUE被评为“2025年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24.润泽科技:园区级超大规模AIDC运营商 公司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深度合作。已完成全国7个AIDC算力集群布局,规划机柜数量32万架,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甘肃及海南等核心区域,初步构建“一体化算力中心体系”。 25.阿里云:中国公有云市场的绝对领导者 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核心业务,阿里云不仅是中国市场规模最大的公有云服务商,也是全球领先的云基础设施提供商。其基础设施覆盖全球29个地域、92个可用区。 26.腾讯云:背靠顶级生态的全球化云服务商 截至2024年底,腾讯云的基础设施已覆盖全球21个区域、58个可用区,国际业务成为新的增长引擎。2025年2月,腾讯云宣布投资1.5亿美元在沙特利雅得建设首个中东数据中心,标志着其全球化布局迈出重要一步。 27.三河同飞:工业温控向AIDC液冷的跨界者 公司已推出覆盖板式和浸没式液冷的全套解决方案,包括CDU、Manifold、室外干冷器、浸没箱体等核心产品。公司已成功拓展科华数据等客户,并有产品用于CPU/GPU冷却场景。随着AIDC对高效散热需求的激增,三河同飞有望将其工业温控的优势转化为在数据中心领域的新增长点。 28.英维克: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的领航者 公司于2021年率先推出“Coolinside”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覆盖从CPU/GPU冷板到冷却剂的完整架构,为腾讯、阿里巴巴、秦淮数据等大型互联网数据中心提供了大量高效节能的制冷产品。 29.高澜股份:数据中心液冷赛道的“特种兵” 近年来,公司成功将技术优势延伸至数据中心领域,已形成覆盖冷板式和浸没式的完整液冷解决方案,其浸没式液冷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与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万国数据等行业头部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30.申菱环境:数据中心节能环控的“技术派” 2024年,公司数据服务板块营收同比大增75.4%,来自字节跳动、腾讯、阿里等头部客户的新增订单增长近一倍。申菱环境自2011年起便投身液冷技术研发,拥有超68项相关专利,其技术曾获工信部“国际领先水平”鉴定。 31.海悟科技:数字能源与关键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专家 公司致力于呈现从风冷到液冷、从设备到系统的全场景热管理创新成果,为数据中心提供可靠、高效的智能温控解决方案。同时,作为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理事单位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为行业提供创新的产品与服务,以响应全球低碳转型的时代需求。 |
上一篇:产能爆发+成本下降,全钒液流电池开启长时储能黄金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