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储能中国网获悉,9月10日,国网山东电力顺利完成全国首次由储能电站承担黑启动电源的“储-光-火”联合黑启动试验。黑启动范围覆盖1座500千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场站和4条220千伏线路,是目前全国最大区域电网构网型储能黑启动试验。 禄山龙源储能电站装机总容量320兆瓦/640兆瓦时,是山东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入选山东省年度重大项目和储能示范项目,2025年5月全容量并网。南瑞继保为储能电站提供含构网型储能设备及控制系统的整套理想同步电源型构网技术(NR-ISGrid)装备。 山东招远禄山龙源构网型储能电站鸟瞰 黑启动试验开始,禄山龙源构网型储能自主实现零起升压,顺利完成220千伏母线电压建立,随后通过预先设定的黑启动带电路径,经过阜山龙源光伏电站、两座变电站的220千伏母线,到达70多千米外的蓬莱电厂,成功带动其火电机组启动并与主网同期并网,全程平稳有序。本次试验成功验证了220kV构网储能作为黑启动电源,远距离启动多类型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构网型储能深度参与电网运行及事故后供电恢复提供了实证样板。 新型储能的规模化应用,挖掘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多重能力,是当前储能业界研究的重要方向。南瑞继保长期致力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研究和创新,开创性的以构网技术解决越来越复杂的电力系统建设难题,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理想同步电源型构网技术的完整理念,累计构网技术装备装机已超14GW。 在新能源和电力建设大步迈进的同时,电力系统对黑启动资源的“质和量”需求越来越急迫,“4.28”西班牙大停电后,西班牙全境历经11小时才逐步恢复供电,进一步凸显了高质量黑启动资源的不可或缺性。多省电网运行部门已把“黑启动能力”写进迎峰度夏/冬安全方案。国家能源局也在一系列政策文件中明确了黑启动电源设置、方案、演练、试验等要求。 黑启动电源,需要具备快速自启动、稳定的频率电压、良好的负荷适应性以及合理的布点、经济性好等特性。传统水电、燃机、火电、柴油机等只能部分满足特性需求,特别是启动速度慢是个普遍的痛点,而广泛建设的新型储能加入理想同步电源型构网控制,兼具“快速、稳定、容量大、布置灵活、清洁”等特性,因此被业界普遍视为“最理想的黑启动资源”。 南瑞继保深耕电力电子与控制技术领域多年,率先推出了理想同步电源型构网储能黑启动整体解决方案。通过高性能储能变流器和先进的控制策略,实现快速电压频率建立、稳定负荷支撑以及灵活的启动运行方式,全面满足黑启动电源的技术要求。南瑞继保已实施世界首个通过储能实现9F级重型燃气轮机黑启动(珠海横琴热电)、世界首次新型储能黑启动城市电网大容量火电机组(大连恒流液流储能电站)、华中地区首次黑启动110千伏区域电网(湖北荆门新港储能电站)、国内首次大规模高电压等级构网型储能带纯新能源广域黑启动(云南宝池混合储能电站)等多个重大黑启动工程。本次试验更是覆盖到50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站,彰显行业对南瑞继保构网型储能黑启动能力的认可。 新疆和田洛浦构网型储能电站人工短路试验现场 今年以来,随着行业对构网型储能需求的明确,南瑞继保理想同步电源构网型储能出货量增长迅速。同时,多省行业管理部门对构网型储能技术管理更加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涉网试验项目更加全面严格。由于黑启动试验是一项牵涉面广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不易,多个省份将人工短路试验做为构网型储能并网前检验验收的必要手段。近期,由南瑞继保供货的宁夏国能宁东曙光沙戈荒大基地构网储能、新疆阿克苏乌什储能电站构网型全钒液流储能项目、新疆和田洛浦构网型独立储能电站、云南文山宝池储能电站构网型高压直挂式储能项目等陆续通过人工短路试验。构网型储能人工短路试验是在真实运行状态下,检验构网储能应对故障扰动的能力和支撑电网稳定的性能,是检验和区别构网和非构网的最有效手段。 9月5日,中国工程院郭剑波、饶宏两位院士带领的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重大项目“宁夏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战略研究”调研团队,赴宁夏龙源中卫孟家湾储能电站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团队重点围绕构网型储能的技术路线及其在电网扰动时对维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所提供的支撑作用,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深入的研讨。两位院士及专家团对南瑞继保基于构网型储能打造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理念和实践表示肯定,鼓励南瑞继保持续挖掘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体系构建中的多重作用,拓展深化储能应用场景,提升储能价值,发挥电网保障作用。 南瑞继保将充分发挥专业集群优势,继续深耕构网型储能核心技术,探索储能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为行业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为构建更安全、更稳定、更灵活的新型电力系统贡献南瑞继保力量。 来源:南瑞继保 |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