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接受了中国储能网独家专访。金涌院士用化学家的思维路径,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下人们十分关注的储能、氢能、可再生能源替代化
2022年,随着600余项来自中央及地方的储能政策出台,独立储能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储能电站成本疏导困难等瓶颈问题开始破解,新型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根据中关村储能
实现“双碳”目标,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之上,但是目前,新能源大规模利用仍面临间歇性、波动性、不稳定的挑战。作为破题之道,储能可以
2021年下半年,储能行业关注度开始有效提升。在此之前,储能受市场关注度较低,一方面是因为市场规模较小,另一方面是当时新能源尚未进入真正平价阶段,储能还不是必备品且不具备
根据GGII发布的调研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130GWh,同比增速达170%。其中户用储能领域爆发式增长,出货量达25GWh,同比增长超3倍,成为储能增速最大的细分应用
文 | 能源新闻作者丨汝会通 黄哲 作者单位丨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2021年1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新版《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确认了储能独立主体的身份。
2023年开年,钠离子电池动态不断,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正在大幅提速。 综合近年来的钠离子产业化进程来看,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等产业链正在加速完善;入局企业数量不断
2022年,中国储能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支持储能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各类商业模式持续改善,储能标准加快创制,为产业高速发展提供
2022是动荡的一年,地缘冲突激烈,大国博弈加剧,经济高通胀,引发全球能源行业深层影响,供需格局步入调整阶段,能源安全备受关注。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
嘉宾介绍:王阳,基金经理,硕士研究生学历,证券从业11年,基金管理4年,在管基金有国泰智能装备、国泰智能汽车等,在管总规模112亿,擅长领域包括制造业、消费升级和新兴产业。国内市
2022年,储能市场受到了供应链中断和政策利好的两个方向的拉动。那么这些力量将如何塑造2023年的全球储能市场?——这对增长意味着什么? 调研机构Wood Mackenzie发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铁-空气电池具有“可逆生锈”循环,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等优点。一家美国公司正在设计一种大型电池,该公司表示,与锂电储能系统相比,这种电池可以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