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储能的商业模式分析
近年来,工商业储能被不断提及,但却因为商业模式的原因,一直是个尴尬的存在,初始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从数据上看,2022年,储能全年并网规模达7.76GW/16.43GWh, [详细]
7月11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
狂飙与争议并存,海辰储能开启IPO,对于投资者而言,不应当只看到海辰储能融资较为猛烈,远期能落地的发展预期才是最为重要。 自开年以来,储能市场的融资消息纷至沓来。前后
“双碳”目标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必然趋势,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新时代以来,我国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3年3月,我国非化石能源
随着万亿储能赛道的开启,大量新企业纷纷涌入冀望在这个赛道分一杯羹,整个储能行业呈现出一幅繁荣景象。提及储能,我们可能会习惯性地想到各类新闻网站的源网侧储能电站这些
7月1日,四川协鑫锂电年产36万吨磷酸铁锂储能材料项目在四川省眉州市仁寿经开区正式投产。这是眉山市最大储能材料项目,也是行业唯一使用物理干法工艺的磷酸铁锂项目,将带领
从鼓励引导到不建受罚,新能源配储比例、时长呈现不断走高趋势。 业内呼吁已久的“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不但没有叫停,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今年以来
今年用户侧储能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广东省发改委近日印发的《广东省促进新型储能电站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大力鼓励用户侧储能发展。按照因地制宜
近日,行业关于“明年将有80%的系统集成商倒下”的讨论进行得沸沸扬扬。储能万亿赛道刚起步,却同步迎来行业洗牌,其背后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的“
随着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占比的持续提升,储能正在成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前不久,国家能源局公布了2022年的储能项目和技术情况。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
在“双碳”背景下,新型储能产业迎来“风口”。 当前,诸多城市正在竞逐储能新赛道。3月,《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
储能赛道发展至今,用户侧储能逐渐展现出其商业化优势。 顾名思义,储能是指将能源在相应储存装置中存储,以便在需要时释放或使用。 从下游应用领域看,储能主要应用于发
当前,随着我国电力市场不断完善,储能“入市”方式正在不断拓展,不仅有现货市场,还有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备用辅助服务市场、爬坡辅助服务市场等。 新型储能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