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能源储能
继往开来,翘首电力市场建设新阶段 南方电网公司总工程师 李建设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以下简称《建设指引》),这是全国首个指导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电力市场建设工作的政策文件,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进入常态化、规范化的新阶段,对正在开展连续结算试运行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和全国其他地区电力市场的建设方向提供了指引。 《建设指引》围绕优化现货市场交易机制、加快完善中长期市场交易机制、因地制宜健全辅助服务市场体系、研究建立可靠容量补偿机制、打造规范透明的零售市场、完善市场干预与处置机制、持续提升市场运营能力和强化电力市场秩序监管共八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市场建设要求,旨在进一步规范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运营管理、依法维护市场主体权益,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为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提供指引。结合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及运营经验,对《建设指引》中的亮点内容解读如下: 一、统一了现货市场保安全与价格发现的两项职能 《建设指引》首次明确了现货市场中的可靠性机组组合环节及日前市场环节的定位,将电力现货市场保安全稳定的职责和发现价格的职责进行了有机的统一。可靠性机组组合与日前市场两个环节的设计是实现市场竞争的价格发现与系统运行安全稳定的有效衔接手段。日前市场组织电力交易和结算,在满足电网安全运行条件下,形成反映分时供需关系的价格信号和中标结果;而可靠性机组组合基于系统负荷、新能源功率预测信息,优化形成满足电网安全约束的可执行的日前机组组合。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效支撑新能源全面入市的要求和用户参与市场出清的要求。 (一)支撑新能源全面入市的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中提到,“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实时市场,加快实现自愿参与日前市场”。完善的可靠性机组组合环节为现货市场接纳更大规模新能源,通过市场化方式应对新能源波动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提供重要手段。 在未来新能源自愿参与日前市场的背景下,日前市场与可靠性机组组合环节的有效配合能够在释放市场优化配置资源潜力、发现市场价格的同时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二)完善用户侧参与现货市场机制 用户申报信息仅纳入结算是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过程中采取的过渡措施之一,初期主要是为了避免用户申报数据或自主预测数据与实际偏差过大,对用户自身收益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产生较大影响。但用户侧申报数据仅纳入结算将出现日前市场发用电中标电量不平衡导致的不平衡资金。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中提到,“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和连续结算试运行的省份,2025年底前要实现用户侧主体参与现货市场申报、出清、结算”。这意味着用户侧的申报信息应作为现货市场出清、结算的依据。连续结算运行地区的市场主体意识已得到充分提高,使得用户可以充分为申报行为负责;可靠性机组组合与日前市场环节的充分衔接,使得用户申报偏差不会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进一步实现发用两侧共同参与现货市场,支撑新型经营主体和用电侧主体通过“报量报价”参与现货市场。 发用两侧主体报量报价参与现货市场模式下,用户申报价格反映了不同用电需求下的价格接受程度,电力系统中源、荷、储主体充分竞争,共同形成反映供需关系的现货市场出清价格。 二、完善中长期签约及限价机制 中长期市场签约比例是计划向市场过渡过程中有效衔接计划与市场、中长期与现货、发电与用电的重要手段。过去的核定上网电价和用户目录电价中包含了多项电价,例如系统运行补偿电价、辅助服务电价、容量电价、能量电价等,中长期电能量市场往往过多承担了衔接系统运行补偿、辅助服务补偿、容量补偿等多项职能。随着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运行,发现电能时空价值作用进一步凸显,中长期市场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建设指引》提到,各地结合实际动态调整中长期签约比例要求,逐步实现中长期电能量交易限价范围与现货市场限价贴近。即是逐步将原本目录电价中不属于电能量价格的部分通过系统运行补偿、容量补偿、辅助服务补偿等方式独立核算,更好地发挥中长期电能量市场“压舱石”的作用。 三、完善辅助服务与现货市场衔接机制 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不是互斥的,但在现货市场建设初期,若与辅助服务市场联合出清将带来市场价格可解释性的大幅降低。因此,大多数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初期均采用分步衔接的模式设计现货市场与辅助服务市场。 随着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运行,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电能量机会成本成为是否参与辅助服务的重要决策依据。因此,《建设指引》提到,推动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电能量市场联合出清,实现整体成本最优。 同时,目前国内备用辅助服务仍广泛采用基于《两个细则》的补偿方案,无法合理反映为系统提供备用的市场价值。因此,《建设指引》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备用市场化竞价机制,发现备用辅助服务价值。 四、研究建立可靠容量评估和补偿机制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速推进,低边际成本的新能源大量入市,各地现货市场午间频繁出现低价甚至负电价,对传统火电生存造成了较大压力。随着传统电源利用小时数的下降,电能量市场能够促进发电变动成本的回收,但无法保障发电固定成本的足额回收。如何保障系统长期发电容量充裕度是一个重要问题。为此,需要针对无法回收的发电固定成本,建立容量补偿机制,以激励其投资意愿。容量补偿机制的设计需要重点关注可靠容量和补偿价格两个问题。 《建设指引》提到,探索建立发电机组可靠容量评估机制,科学评估各类型机组及新型储能的容量系数,客观反映其对电力系统发电容量充裕度的实际贡献。按照基本回收市场边际机组固定成本的原则,结合电能量和辅助服务等市场收益情况,确定单位可靠容量补偿标准。条件成熟时建设容量市场。 可靠容量方面,虽然火、水、风、光、储等多类型电源同时提供发电容量支撑,但不同类型电源的出力特性存在差异,导致提供容量支撑的效果不同。科学评估各类型电源的可靠容量,客观反映其容量支撑效果,是对各类型电源实施合理容量补偿的必然要求。 补偿价格方面,为了确保在促进提供可靠容量的市场主体回收固定成本的同时降低社会整体电费水平,应按照基本回收市场边际机组固定成本的原则,结合电能量、辅助服务市场中发电机组收益情况,确定并动态调整容量补偿价格标准。条件成熟时,可通过市场化手段确定容量补偿电费。 五、打造规范透明的零售市场 这是零售市场建设的指导性意见首次出现在国家层面的公开文件中,对电力零售市场的规范建设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零售市场是直面终端用户的市场,对终端用户的用电成本有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我国零售市场呈现出市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但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交易效率较低、批发与零售侧价差大等特点。批发市场尤其是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易造成售电公司收益的大幅波动,不利于市场长远发展和用户稳定用电。 《建设指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一方面,搭建零售线上交易平台,引导用户通过平台比选方式签约,有利于促进零售市场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秩序。线上平台可实时公开批发市场电价、售电公司提供的零售套餐,能够打破信息不对称,用户可通过平台比选识别不合理价格,抑制售电公司利用批零价差套利,促进了批零市场价格的有效传导。同时,市场运营机构应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促进零售市场信息向用户充分传导。 另一方面,线上交易平台配套零售套餐模板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促进零售市场竞争。线上平台提供标准化零售合约,降低了交易成本,能够激活议价能力较弱的中小用户参与零售市场竞争,同时推动售电公司从批零价差套利转向增值服务竞争,例如提供绿电套餐、购电方案优化服务等。 六、持续提升市场运营能力 现货市场运行边界多,数据量大,申报时间短。《建设指引》针对市场主体对运营机构反应较为强烈的开放信息披露数据接口的要求,首次给出了明确意见,对提升市场运营水平有较大意义。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是提升电力市场透明度、破除市场信息壁垒、加强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另外,市场运营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管理和市场技术支持系统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解决业务流程碎片化问题,降低市场运营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满足电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海量数据处理需求,防控市场运营风险,提升市场运营的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七、强化电力市场秩序监管 当前,电力市场建设已进入“深水区”,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打破省间壁垒和既得利益阻碍。《建设指引》提到,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常态化整治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加强监管方式创新。 一方面,要遏制不当的市场干预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竞争的电力市场环境,促进省内省外电源公平竞争,进一步扩大市场优化配置电力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应通过监管方式的创新提升监管效能。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电力市场资金流、信息流进行追踪,智能识别潜在的市场操纵风险,提高监管效率。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