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电力现货市场储能
重点突出、思路明确,全面引导电力市场建设规范有序推进 国调中心副主任 贺静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当前,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快速推进,省间现货市场与山西、山东、甘肃、湖北、浙江5家省级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安徽、福建、陕西、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吉林8家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13地开展试运行,年底前将实现现货结算试运行全覆盖,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考虑到我国国情与网情复杂度,各地电力市场建设过程中还有大量需要探索实践的关键问题,从初步建立电力市场到建成功能完备、运营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在当前电力市场建设的关键时间节点,《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发布正当其时,在总结试点地区现货市场建设经验基础上,廓清我国现阶段电力市场建设的关键问题,对于指导规范下阶段各地电力市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明确提出下一步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完善重点。 随着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多元化新型主体蓬勃涌现,一方面电能市场本身需要进一步发展创新,另一方面,仅靠电能市场,越来越难以充分体现各类型主体的多维度价值贡献。从市场体系有机统一、市场作用有效发挥角度,需要形成各类交易品种总体设计方案。 《指引》优化了现货市场交易机制,支持各地探索新能源全面入市、鼓励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储能等新型主体和用电侧主体“报量报价”参与竞争;明确了辅助服务电力市场建设目标,鼓励各地结合现货市场建设进程和现货市场模式,按需选择辅助服务交易品种、各品种开展次序;设计容量评估机制、鼓励各地建立容量补偿机制,以市场化手段保障系统容量长期充裕。总体来看,《指引》明确了电能量、辅助服务、容量补偿的功能定位,完善了交易品种设置,理顺了时序、价格、结算等方面的衔接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容量机制保障充裕性、现货市场价格“指南针”、辅助服务市场稳定调节器作用,为我国电力市场品种一体化设计作出科学指导,对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能源转型和保障电力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明确提出市场风险防控和运营能力提升要求。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电力市场运营风险的维度、频度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对电力市场风险防控和运营能力要求进一步提升。需要在准确性、及时性、预见性方面,建立健全相关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辨识、分析、预警和处置各类风险,保障电力市场平稳运行。 《指引》立足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实践,借鉴国外电力市场监测评价先进经验,提出建立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等维度的市场评价指标体系,推动电力市场定量评价工作周期由季度向月度延伸,及时发现电力市场建设运营问题,为市场机制和规则完善提供支撑,实现电力市场运营评价闭环管理。总体来说,对于下阶段风险防控的重点提供了一个清晰、规范的导引,即从指标体系入手,结合技术支撑能力的建设,做好指标设计、在线监测、分析评价等工作,与市场建设、风险防控等业务协同衔接,动态评估市场建设质效,及时发现市场异动,有效防范市场风险。远期逐步建立体系化风险识别、评估、预警机制,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健全“三道防线”信息沟通交换机制,提高风险的预判能力。国网公司落实《指引》的要求,从今年开始,开展“电力现货市场运营监测分析和风险防控能力提升三年行动”,通过三年时间,加强“四个体系、一个能力”(即统一指标体系、基础规则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工作制度体系、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电力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监测分析、风险防控水平。 三是明确提出零售市场建设规范目标。 随着电力现货市场的稳步推进,我国电力批发市场建设不断发展完善,零售市场建设也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建设窗口,价格传导机制、市场竞争格局、市场透明度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指引》明确提出丰富零售市场交易方式、加强批发与零售市场价格传导、提升零售市场透明度等三大建设规范要求,对于下阶段电力零售市场建设的重点进行了明确,即从提升零售市场透明度入手,逐步推进零售市场灵活性以及批零价格传导。后续电力市场建设应该从技术能力入手,深化零售市场电商化运营,以“服务代理购电工商业用户入市、打造电商式零售交易生态体系”为目标,遵循“市场有序竞争、信息公开透明、服务便捷高效、主体自律规范”的原则,聚焦交易行为和交易价格,实现运营服务提升。以信息透明为导向,强化核心业务关键节点告知,零售用户在电力交易平台办理市场注册、合同签订等关键业务时均告知法定代表人,确保零售用户入市知情、意愿真实,对违规行为配以明确、有效的惩罚措施。远期,进一步提升灵活服务支撑能力,健全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传导机制,通过零售市场价格信号激励负荷侧主体参与系统调节,为零售用户提供套餐高价风险的预警与管控能力支撑,以及多类型的零售市场基础保障服务。 当下正值“十四五”向“十五五”过渡的关键之年,此时《指引》印发,有利于规范和促进电力现货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
上一篇:南方电网总工程师李建设解读《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
下一篇:返回列表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