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网型储能:让新能源并网更稳更灵活
不久前,西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印发《2023年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保障性并网光伏项目+储能项目配置储能规模不低于光伏 [详细]
储能行业爆火。这样的结论无论放在资本市场、招投标市场还是整个能源领域都成立。 爆火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如果上述市场的数据变动不够生动,那么刚刚结束的第十一
4月19日,《人民日报》产经版刊发整版报道《国家电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让更多绿电供得上用得好》,深入展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助力实现“双碳”
与二级市场上储能板块深度调整不同,储能产业正迎来新一轮扩产潮。今年以来,新型储能产业链上下游近20家企业宣布最新储能项目建设规划,特斯拉也将自己的储能超级工厂落户中
记者近日采访调研时了解到,当前我国新型储能进入快速发展期,规模化应用趋势逐渐显现,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相关产业链加速布局,对能源转型的支撑作用已初步显现。但值得注意的是,行
近日,在中国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表示:“能源结构进行调整,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我总结了六个发展方向,能源生产低碳化、能源使用电气化、能源网络智
历经多年蓄势和跌宕,储能终将走向碳中和的大江大河。 然而,前途光明,道阻且长;热情澎湃,但也鱼龙混杂。产业狂飙之时,储能的淘汰赛其实已经开始;而未来三年左右,这一产业的
储能行业喧嚣躁动。 近日,跟一家大型储能企业的董事长交流,谈及行业发展的方向与困惑,我提到了“产业终局”的概念,这是产业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知道终局在哪里
3月13日,民生证券发布一篇储能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回顾-初露峥嵘,未来可期。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国内:“十四五”储能规划明确,获利模式进一步清晰
2022年,随着600余项来自中央及地方的储能政策出台,独立储能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储能电站成本疏导困难等瓶颈问题开始破解,新型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根据中关村储能
近日,在中国能源研究会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共同推出“新型电力系统沙龙”系列活动上,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林卫斌表示,“构建新型电力
●我国储能技术已实现“多点开花”,但储能技术发展依旧存在掣肘,仍需要不断强化技术创新 ●储能正处于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阶段,产业体系逐步成熟,是形成
2022年是储能爆发的元年,2023年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储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回顾过去一年,作为主要投资方,五大发电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加紧布局储能赛道,主要涉及发电侧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