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相关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快速增长,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尤其是大容量独立储能的需求增长趋势明显,预
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即将收官,新一批混改名单陆续曝光,其中储能领域企业已有五家,其背后都来自于中国能建、中广核、南方电网、哈尔滨电气集团等电力能源央国企!中国能建江苏院
从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获悉,2022年10月,国内共发布175个电力储能项目(含规划、建设和运行),规模共计51.44GW(吉瓦)。其中,新型储能项目141个,规模合计10.63GW/24.48GWh。
众所周知,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动力由蓄电池提供,使用寿命有一定年限。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达到1001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
近日,宁德时代宣布将为美国Gemini光伏加储能项目独家供应电池。随着全球“光储一体化”快速发展,储能电池业务逐渐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第二大增长曲线。由于产能受限,目
彭博社新能源财经公司在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美国和欧盟(EU)最近的政策发展将使该公司显著提升了对全球储能部署前景预测。彭博社新能源财经公司在最新发布的储能行业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利好刺激下,储能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激发了上市公司投资布局的热情,其中不乏风电、锅炉、水利、空调、光伏、工程机械、电脑配件、环保、食品、教育、互联
新能源配套储能政策,已经形成电源侧储能的最大助推力量。据统计,截至到目前已有24省区发布新能源配储政策。其中多地市对分布式光伏提出配套建设储能的要求,且以山东枣庄配储规
2022年6月24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召开《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1》发布会。出席发布会的有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熊敏峰、中国电建集团副总经理王小军、周建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飞速增长,动力电池产业也随之崛起。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市场争夺后,动力电池产业格局愈加稳固。然而,疫情和俄乌战争下,当前的动力电池行业也有了新的变数。
截至2021年底,南方区域风电、光伏统调装机容量为558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14.1%,其中风电装机3080万千瓦,光伏装机2500万千瓦。风光发电总体利用率达到99.8%,基本实现全额消纳。
近日,杉杉股份、厦门钨业、天奇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加码锂电池产业链投资。业内人士表示,虽受疫情、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锂电池产业链短期承压,但中长期发展前景